今天不讓寶寶哭,明天寶寶就讓你哭。



這是來自一本育兒書,裡面百歲醫生丹瑪所說的名言。

第一胎總是會照著書籍養,我也很認份的想依照書裏的方法,訓練我家寶寶。

寶寶會哭的原因有很多,而偏偏寶寶會用的哭聲,在新手父母聽起來都一樣。

我們照著書上所言,當寶寶哭的時候,檢查尿布、看看寶寶是不是餓了。

檢查尿布是不是濕了這個容易。

但是寶寶是不是餓了這點,的確有點難。

連續好幾個晚上,寶寶再我們最想睡覺的時候,開始哭了起來。

摸摸她的嘴角是不是有尋乳反應。有。

但是明明剛剛才吃過了,怎麼一個小時後馬上又餓了?

這個有點不合邏輯。

對於寶寶一餐到底要吃多少才算OK?可以撐多久才要吃下一餐,因人而異,所以說,沒有標準答案。

我覺得寶寶已經變成一隻索求無度的小乳獸,而我這個新手媽咪只能不停的張羅足夠她喝的乳水。

餵食寶寶,能夠解決哭鬧,這也OK。

餵飽了、也換了尿布,應該好好睡上一覺,寶寶的臉,又開始猙獰的起來。



『阿~糟糕~又要哭了,就交給你了』陳先生一邊說,然後趕緊捲起被子,裝做他不知道這回事。

而我只能從聽起來一樣的哭聲裏,慢慢的去猜測寶寶到底要什麼?

經過一夜的折騰,在3小時裏,換了2次吐奶弄濕的衣服,3次的餵食後,寶寶終於睡著了。



看著她滿足的臉,在看看鏡子裏有著嚴重黑眼圈的我,和對哭聲完全沒轍的陳先生。

寶寶到底是天使,還是魔鬼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