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試讀日記前,先記錄一下最近T表達的進步。

前一陣子,TT似乎在為唱反調做練習。
剛開始,只是會把我們說的話改成相反的意思。

T媽:等一下我們去洗澡。
T:等一下我們"不"洗澡。

T媽:加油!再用力一下就便出來了!! 
T:"不"便出來。

前一周,T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對話。

T爸:我們要去洗澡囉。
T:我不~要洗澡。我怕怕洗頭。
T媽:加油!再用力一下就便出來了!!
 T:媽媽,我不便了,我便不出來。

然後,某一天早上,換掉睡衣要穿外出服時,TT開口了:
媽媽,我要自己穿!!

接下來一起玩拼圖時,TT搶走我手中的拼圖,說:
媽媽,這個我來拼!

週末,T的表弟小閔來家裡玩,兩人同時都想玩同一個玩具。
但是小閔似乎卡位卡的比較好,TT沒辦法玩,這時TT抬頭起來,看著我,說:
媽媽,這個玩具是誰的?

當日有把一些適合小閔玩的玩具打包給小閔帶回家,T指著玩具說:
媽媽,這些玩具是小閔的。(語氣很平淡,感覺不出有失落的情緒)

(回到正題)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晚上下班,看到T趴在桌上,身上的衣服已經換穿過了。
跟平常衝來迎接媽媽的熱情T不同。

T爸一邊喊著今天有作業(神情很悶),一邊要T拿連絡本給媽媽。



T媽:今天學校好嗎?老師教些甚麼?
T:聽音樂、TT哭哭、老師跳舞,跳蜻蜓舞,跳小蜜蜂、有蒼蠅怕怕怎麼辦?要禱告阿~(這些T並非連續說出,而是整個晚上陸續說)

連絡本上勾著,尿濕,呵呵,這就是換了衣服、褲子的原因。

早上到學校,老師跟T嬤討論了昨天一天的觀察與接下來的做法與建議。(由T嬤敘述,整理如下)

1.老師建議T以半天學習為主,慢慢訓練到整天班,時間拉長也許是半學期。
2.第一天試讀都是T嬤跟T媽陪,老師希望接下來由她擔任陪伴與照料的角色。
3.生活自理部份要透過慢慢訓練,在學校老師訓練,回家我們同步配合。

T嬤帶T到教室前,讓T自己進教室。
接下來坐在教室前的休憩區,TT可以看得到的位置。
老師則是把TT帶在身邊,包括上廁所。
老師採取的做法是讓TT自己脫褲子,坐上小馬桶。
TT在尿急的時候,想脫褲子,一邊原地小碎步。
加上小馬桶的高度對T來說還是高,所以脫褲子坐上馬桶顯然是一項挑戰。
前置作業趕不及解放需求,褲子就這樣濕了,連衣服也中獎了。

吃點心→菜色是麵包,每個小朋友1塊,TT拿了半塊,她緩慢的吃著,雖沒吃完但有開始就是好事。

點心過後,老師請T嬤進教室,T看到T嬤進教室就哇哇哇的大哭。
T嬤跟T說,教室是給小朋友上課使用的,你看椅子這麼小,不是給阿嬤坐的。

玩樂時間→請一位男老師教音樂律動,內容不明,是不是跳蜻蜓舞或小蜜蜂舞可能要問老師了。

與同學互動→TT看到一隻蒼蠅(世界上最怕的),全身僵硬,然後伸手摸坐右邊的同學,右邊的同學被僵硬的T嚇到,隨即站起來走開。
T換伸出左手,摸左邊的同學,結果左邊的同學也跟著害怕僵硬。

回家作業→哈哈,要公佈T爸很悶的原因了。
上課時教了注音符號:T  (讀音:C),回家功課是要把文章裡有注音符號T的部分圈起來。
TT圈不好,因為字太小了阿,T爸非常沮喪,因為圈不好,也不會塗滿。
哈哈哈,忍不住還是很想笑。T媽個人認為,只要認得出來就好了,圈這個動作總有一天會做的。
倒是這兩天訓練使用剪刀有小小成效,短直線可以剪得很好。(影片待補)

晚上又要跟T奮戰便便,已經邁入第3天,在T嬤家沒上出來,T說:
媽媽,我便不出來,等一下回北美館再便。

孩子都這樣說了,只好帶她回家。

沒想到回到家,就吵著要睡覺。上學真的有消耗她的體力。所以T爽約了。

這是拖延戰術的學習嗎?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T媽的功課:
1.連絡本回覆。


2.帶去學校的衣服、褲子要做記號。


補上T練習刷牙的照片。斜著眼睛看媽媽的表情超逗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